2001年,周星馳決定開拍《功夫》。首個確定的場地叫「九龍寨」,首個邀請的演員是吳孟達。
可檔期原因,吳孟達未能出演,于是,這個角色便交給林子聰來演。
故事里的「阿達」變成了「肥仔聰」。
早年看《功夫》,總懷疑「肥仔聰」的角色多余,後來才明白——原來他是「另一個阿星」。
「肥仔聰」只跟阿星說話,且只在阿星內心爭斗時出現,他是那個「懦弱、無能、狠不下心」的阿星。
比如去貧民窟「打劫」時,林子聰站在了阿星前面,代表了阿星此時很心虛。
準備殺包租婆、搶棒棒糖女孩的雪糕車時,也都有「肥仔聰」陪著——因為做惡事時,阿星總是心虛。
阿星覺醒后,「肥仔聰」就消失了!
作為周星馳的巔峰之作和大師之作,《功夫》里類似「肥仔聰」的存在比比皆是,這17處隱喻,你都看懂了嗎?
隱喻2:豬籠城寨VS「諸龍」城寨
豬籠城寨,它的原型是90年代香港的」三不管」地帶——九龍城寨,星爺的童年就是在這個貧民窟度過的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