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東新會有一富貴人家,家財萬貫,卻香火不旺,老太爺膝下十一子,其九早夭,只得二子盡心培育。
其中一子名為梁錫洪,年紀輕輕便已身居高位,身兼大學教授、律師、高官數職,擅漢學古書、琴棋書畫,頗有貴公子之風。
梁錫洪娶了一女,樣貌生的眉清目秀,祖上為明末武將,兩人婚后琴瑟和鳴。
1945年1月,梁妻在回廣州的途中,誕下一女,取名梁幗馨,有巾幗不讓須眉之意。
這個女孩兒,繼承了父母的容貌和聰慧。
既美艷撩人,又有錚錚鐵骨,既義氣深重,又有家國情懷。
她短短六十五年的人生,活出了他人三生三世的精彩。
邵氏風月片艷星、愛國女間諜、壟斷機場衛星系統的女軍火商,眾多身份的背后,都有一個藝名——「狄娜」。
狄娜的父親體弱多病,與女兒只相處了一年多,卻對她影響深遠。
在其他名門貴女想著「覓得好夫君」的時候,狄娜的父親教育她要「胸懷天下」。
受父母影響,狄娜不僅有顆愛國心,對歷史、漢學還頗有研究,是談吐不凡的學霸一枚。
狄娜的一生太過波瀾壯闊。
無論是事業、感情、還是家庭,都帶著濃厚的傳奇色彩。
但是提起這位奇女子,一定繞不過的有下面三件事。
1962年,在香港的上流派對上,17歲的狄娜遇到了時任泰國總理沙立的弟弟——湯頓。
此時湯頓已經是兩個女兒的父親,卻依舊被這位未成年少女迷的神魂顛倒,費盡心機以「拍電影」的名義邀請狄娜來泰國。
總理弟弟追星,手段必然不同凡響。
剛到曼谷,狄娜就被接機的人潮震驚了,還沒有任何作品的素人少女,居然吸引來了上百位記者蜂擁而至。
這一切狂熱的背后,自然是「權勢地位」在作祟。 為了討好狄娜,湯頓可是下了血本。
一方面,請來當時泰國最頂尖的七位男演員配戲,給從未演過戲的狄娜量身定做了商業片《七虎殲霸》,講述美女間諜智斗七猛男的故事。
不僅如此,還動用了泰國陸軍、空軍、騎警助陣動作戲。
《七虎殲霸》劇照
另一方面,狄娜可以隨時乘坐軍用飛機。因為時任泰國總理沙立是銀行家出身,為了更方便的斡旋在二人中間,她還專門學習理財課程,為總理兄弟打理財產。
在泰國三年,通過這兄弟二人,她間接認識了許多東南亞國家的政要。
因為她只是個「作陪」的美麗少女,這些人談重要事情時并不避諱狄娜。
狄娜在暗中仔細地聽,聽他們說老撾的下一場仗要怎麼打,
花季少女,在電影里扮演性感間諜,在現實中收集情報。
這段難以置信的離奇經歷,直到2008年,狄娜接受香港有線電視《神州穿梭》采訪時,才第一次親口公開。
1965年,狄娜從泰國回到香港。
因為姿容艷麗、身材凹凸有致,被國泰電影公司簽下,拍攝了《七擒七縱七色狼》和《橫沖直撞七色狼》(默默吐槽一下電影名字....)
原本只是令人神魂顛倒的性感女神,有才有識從不刻意賣肉,卻何故日后成了「亞洲第一艷星」?
一切都源自導演李翰祥的「一場騙局」。
李翰祥、邵氏、風月片,這三個詞在1970年代的香港如雷貫耳。
當時的香港,嘉禾因為有李小龍的動作片,占盡了優勢。
為了搶回市場,TVB創始人邵逸夫,將擅長風月片的導演李翰祥召了回來。
風月片嘛,除了奇情民俗、荒誕諷刺,重頭戲還是在「香艷」二字。
李翰祥的新片名為《大軍閥》,意在諷刺北洋軍閥的荒唐暴虐,邀請了26歲的狄娜飾演四姨太。
狄娜出于義氣,不僅自備服裝,還用片酬買了一個鑲滿寶石的純銀馬車擺件送給李翰祥,預祝這部重要的電影「馬到功成」。
最后一場戲里,四姨太與人偷情,原本是穿著衣裳被抱到床上即可。
誰知李翰祥突然找狄娜改戲,細語游說會參考西洋美人名畫的意境,鏡頭在遠處隔著輕紗拍腰肢。
狄娜本不同意,奈何全組工作人員都為她停工等待,一時意氣答應拍攝。
誰知電影播出后,并無李翰祥曾經承諾的「輕紗遠景」,而是隱藏機位拍攝的清晰多角度全裸影像!
《大軍閥》上映后,整個香港為之瘋狂,順利打破了功夫片的壟斷局面,一舉成為當年三大賣座華語電影之一。
然而,狄娜卻從此再也摘不掉艷星的標簽。
狄娜晚年纏綿病榻,去世前半年,在病中堅持寫下了八萬字自傳《電影—我的荒謬》
在引言里,她寫道:
「我做了幾十年非常正經、非常嚴肅的工作,但你翻開報紙,凡一講到我,不管是雜志報紙,一定會登我以前《大軍閥》里的[裸·照],這一樣你永遠都甩不掉。」
此后狄娜再不涉足電影,李翰祥多次邀約未果,甚至邵逸夫親自邀她出山,只一句「曾被人以義氣當兒戲」直接拒絕。
可見此段經歷傷她至深。
狄娜膝下有一女,名為馬天如。
成年后因為心理上認定自己是男性,在狄娜的支持下做了長達七年時間的變性手術,如愿成為男子。
直到2010年3月31日,狄娜病逝,終年65歲,給馬天如留下了20億遺產。
香港《明報》留出數個整版位置,回顧她傳奇的一生。
臨終前,狄娜對媒體留下遺言:
「刀槍能夠殺人,筆墨可以救人,人類的社會因為有了傳媒,人類才真正溝通成為一個體系。」
一代奇女子香消玉殞,除了慨嘆,更多還是敬意。
艷星常有,而狄娜不常有。
富豪常有,但實業報國不常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