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6年1月26日上映的賀歲片《霍元甲》,是李連杰的最后一部武術電影。
最終,《霍元甲》取得了1.05億元的內地票房,僅次張藝謀的《滿城盡帶黃金甲》和馮小剛的《夜宴》;香港票房3020萬港元,年度冠軍;北美2463萬美元,加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放映,全球總票房達6800多萬美元。
《霍元甲》投資達7000萬人民幣,取得這樣的票房成績,可以說是成功的。
這樣的票房成績,一方面得益于李連杰的票房號召力,一方面則是「李連杰最后一部武術電影」
然而,《霍元甲》當年的風波和爭議不斷,豆瓣評分在15年之后才勉強沖到7.0,上映后還曾被霍元甲后人告上法庭。
因為李連杰對《霍元甲》賦予了極大的期望,在電影中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和人生理念;而且上映時為了增加排片,把140分鐘的導演剪輯版,剪到了104分鐘,刪減了很多重要內容。
後來,《霍元甲》的評分漸漸提高,都是網上看了140分鐘完整版觀眾的功勞。
相比當年的《黃飛鴻》、《太極張三豐》、《精武英雄》等功夫經典,《霍元甲》從整體品質上來說,算不上李連杰的代表作;可是單論武打品質,它仍是最頂級的,甚至可以說是李連杰功夫電影最后的巔峰。
在《霍元甲》之后,李連杰還出演過10幾部電影,大部分都是動作電影,包括2020年才上映的《花木蘭》,李連杰也再度出手了。
在武打戲的品質上,沒有一部能達到《霍元甲》的高度,包括2011年的3D武俠電影《龍門飛甲》。
李連杰是《霍元甲》男主角,還是出品人,全片最大的決策者;武術指導是天下第一武指袁和平,片中的對手有馬中軒、陳之輝這樣的內地功夫高手,還有澳泰英德等多國的國際高手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