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世紀八十年代初,熒幕上的影視劇還沒有淪為「工廠流水線作品」,無論是武俠劇還是愛情偶像劇,對于演員的演技表現,一顰一笑,一招一式都要求十分嚴格。
拍武打片就要會真功夫,就如《少林寺》原定的男主是吳剛,但導演張鑫炎覺得要想《少林寺》一鳴驚人,就必須要動真格的,拍攝的場景要是真的,演員都要會真功夫的。
吳剛
所以《少林寺》的實景取景地選在了少林寺,可當時少林寺許多建筑破壞嚴重,電影中很多場景拍攝是在有著「古建筑博物館」之稱的汝州風穴寺拍的。
主演放棄了吳剛,張鑫炎將目光瞄向了體制內的武術運動員,經過千挑萬選之下,17歲的李連杰被選上,一塊錢一天的片酬。
1982年,《少林寺》作為第一部在香港上映的內地電影,票房很快突破了千萬港幣,在內地同步上映后,很快風靡全國,掀起了全國的學功夫熱潮。
一夜之間,大江南北,長城內外,武術狂潮經久不衰,開創了中國武俠電影史上輝煌的一頁。
1毛的票價賣出了1.6億的票房,哪怕是到了現在都讓很多導演望塵莫及。
《少林寺》的熱映捧紅了電影中的一眾演員,尤其是李連杰一躍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,出道即是巔峰,風光無限,一度蓋過了香港當紅的功夫演員。
如今一晃41年,60歲的李連杰早已息影,很少在熒幕上露面,曾經的英俊小生已經成為滿臉皺紋的老爺爺。
電影中的其他演員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,有人已逝,有人退圈,有人出家,物是人非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