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歡看港片的觀眾,人人都認識周星馳。
卻很少有人關注他的好朋友——「田雞」,田啟文。
「這麼多年來,周星馳無論對任何人,肯定都比對我好。他沒有加過我薪水,減人工卻有。」
這句話是在周星馳公司工作13年,已經解約的田啟文在采訪中說的。
他1996年就加入了周星馳的公司星輝海外有限公司。
在公司里擔任多個職務,是星爺的左膀右臂。
一直到2009年,他才和星爺解約。
聽起來,他好像是在抱怨周星馳。
其實這是他作為星爺的朋友在開玩笑。
身為著名的喜劇演員,大熒幕上的周星馳不知逗笑了多少觀眾。
也在很多人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。
無論作為演員還是導演,都是觀眾心中的喜劇之王。
然而,私底下的星爺卻被很多媒體評價成「不近人情」。
時不時就傳出他和合作的演員翻臉、和其他導演不合,這給他的形象造成了很大的破壞。
除了電影事業,星爺幾乎從不回應跟私生活相關的傳聞。
長此以往,有很多人對他產生了誤解,認為他和傳聞一樣,私底下性格和人品很差。
這種時刻,田啟文站了出來。
他用寥寥幾句話,狠狠地回擊了對周星馳不利的外界偏見:
有些人常把自己的角度說出來。
你自己認為「他」是朋友,反過來你也要檢討一下,他有沒有把你當朋友?
就是說,你認為你跟這個人‘哎呀,我們是朋友’。
但你要清楚朋友的定義,是交心還是交什麼的,或僅僅就是合作的身份?」
他所說的「他」就是周星馳。
在爾虞我詐的娛樂圈里,他和周星馳的友情顯得格外珍貴。
田啟文1961年出生于香港。
他不只是一名龍套演員,也是資深的傳媒工作者。
13歲的田啟文擅長做白日夢。
他想要有一份好的職業,想要賺錢。
五年后,18歲的田啟文懷著一腔孤勇,來到香港無線電視台。
做台前主持人和幕后制作的工作。
努力很久之后,他成功簽約了香港電台《左鄰右舍》,成為了一名臨時演員。
接觸演員這個行業后,田啟文開始喜歡上表演的感覺。
他在積累幾年經驗后選擇轉型,從電台到了電影行業。
在做臨時演員的過程中,他結識了當時圈內的著名導演鄭則仕。
鄭則仕的《捉鬼大師》是許多人心中的經典鬼片。
他介紹田啟文正式進入了電影行業這片更廣闊、更有發展前景的天地。
然而,田啟文卻沒能報答他的第一位伯樂。
當時鄭則仕時運不濟,介紹田啟文來到電影行業后,自己的電影卻還未開拍,沒法讓急著工作的田啟文等他的檔期。
于是鄭則仕將田啟文介紹給另一位電影導演李修賢。
是金子到哪里都會發光,
田啟文也很快得到了李修賢的賞識。
盡管接連獲得眾多大導演的賞識,田啟文卻一直沒有得到一個比較好的機會。
直到他遇到了一生的朋友和伯樂:周星馳。
1994年,他參演了自己的第一部戲:
由王晶導演、周星馳主演的經典喜劇《九品芝麻官》。
在當時,田啟文只是一個小小的龍套演員,在這部電影中飾演一個肺癆鬼。
他容貌不出眾、身高也不突出,一開始并沒有被周星馳注意到。
在一次試戲的過程中,飾演芝麻官的周星馳要去驗尸。
飾演尸體的田啟文安靜地躺在屋子里,周星馳拿了一個木夾子,開始拍攝用木架子檢驗尸體的片段。
在對「尸體」田啟文的衣物進行翻動時,周星馳不慎夾到了田啟文。
然而田啟文卻一動不動,對周星馳用夾子夾著自己肉的這個動作一點反應都沒有。
「夾一次,沒反應,夾三次,還沒反應。」
這場戲結束之后,周星馳問田啟文:
「我剛才那樣大力夾你的肉,你不痛嗎,怎麼不出聲呢?」
田啟文則回答道:
「不是不痛,但我們在演戲,導演不說停,我就是尸體,怎麼能出聲呢?」
田啟文對演戲的認真打動了周星馳,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。
他對田啟文說: 「你這個人,挺尊重拍戲。」
這件趣事后來還被周星馳當作素材,用到了他的電影《喜劇之王》里。
也為以后兩個人的合作埋下了伏筆。
1996年,周星馳在香港創立了星輝電影公司。
公司建立時,他主動邀請合作的第一個演員就是田啟文。
田啟文來到星輝后身兼多職,他在個人發展上很全面。
從電影、電視劇、導演、演員到幕后宣傳,田啟文都有涉獵。
在星輝的13年里,田啟文一度是公司特別重要的負責人。
從周星馳嚴謹的性格來看,他能把這樣重要的職位交給田啟文,也足以顯示出他對田啟文的重視程度。
對于在星輝工作、和周星馳共事的這些年,田啟文在采訪中是這樣說的。
我只是覺得做人這輩子能遇到高手。
然后大家理念相同,有很多東西,是不是要用物質,或一個價值去衡量呢?
他開公司的時候,他就讓我加入他的公司。
我這個人呢,我不喜歡就在一個公司,或跟隨一個人很久。
我一般一學,學會了我就走。
唯獨這間公司,我做了13年。
在他公司的這13年,覺得也是自己很好的成長的過程。
這樣的一段話,雖然以「抱怨」的口吻開始講。
卻也將「我二人情深義重」寫在了字里行間。
田啟文與周星馳就是伯牙與子期。
相互理解,相互尊重,這才是他們二人關系親近的原因。
甚至在田啟文離開了周星馳的公司之后,依然如此。
田啟文是一個危機意識很重的人。
他知道自己沒有太強的演技,靠走臨時演員這條路一定走不通。
于是很早便為自己的未來謀劃。
他曾形容他與周星馳的關系亦師亦友。
他說:
雖然我比星爺早出道。
但我從他身上學會了對電影的熱誠,以及對戲劇的追求。
無論如何他都會要求最好。
因沒有最好,只有更好。
他啟發我明白做人不要令自己停下來,要一直保持前進,做到更好。
他還明確地表示了對周星馳的喜愛: 「很開心人生可以遇上周星馳。」
二人的親近具體體現在哪里呢?
2020年3月13日,田啟文接受了一個訪談。
在訪談中,主持人要求他回答一些有關周星馳的緋聞,他十分大智若愚地回答:
「盡量答,可是緋聞我不知,因為見不到,他成日攬住我訓,哪有緋聞呢?」
田啟文不愿意妄談周星馳的傳聞,卻和媒體曝光了一些周星馳的小秘密。
周星馳怕黑,所以每晚要人陪著睡覺。
去外面拍戲我和他在一個房間。
因為周星馳怕黑,他睡的床位要關燈,我的床位就開著燈。
周星馳要隔床有人睡才能安心。
在家時,就由他的媽媽陪他。
所以成日里傳緋聞的有關人士,我從沒見過,如果有,那他藏得可真深。
情商很高的田啟文,三言兩語間就幽默風趣地給大眾看到了不一樣的周星馳。
還順帶反駁了周星馳的眾多不好的傳聞內容。
盡管當時二人已經結束了合作關系,田啟文對周星馳的維護還是下意識的。
由此可見,二人在結束合作關系后,依然保持著良好的關系。
在2019年周星馳的《新喜劇之王》中,田啟文還友情出鏡,給了觀眾一個驚喜。
也打破了二人不合的傳言。
除了友情,在事業上,田啟文還多次給周星馳提供電影靈感。
有一次,田啟文談及進入電影行業的契機是因為在1976年,他看了女演員井莉主演的電影。
在這部電影中,田啟文被電影中井莉角色不怕犧牲的奉獻精神打動,這激發了田啟文的靈感。
他到星輝上班后就在電影里寫了一句台詞:
「人沒有理想,那跟咸魚有什麼分別?」
而這句台詞,被周星馳搬上大熒幕后,也一直被當代網友調侃。
最終更是成為了網絡熱詞。
時至今日,大家仍然將「咸魚」這一詞用于形容佛系躺平的一種生活態度。
完全沒有理會田啟文的訴求,搞得田啟文哭笑不得。
整場戲拍下來之后,咳得田啟文胸腔十分痛。
于是田啟文便去和導演王晶說道:
「導演,一直咳真的太累了,我的肺都快咳出來了。」
王晶還沒來得及說話,在一旁的周星馳就理解到了這句話的笑點,敏銳地洞察了一個素材的來源。
他說:
「肺咳出來這個創意實在太好了,如果應用在電影中一定特別搞笑,我覺得我們一定要用起來!」
王晶聽后,覺得周星馳這個想法不錯。
對電影制作更加關注的兩個人,很快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起這個創意在電影中的應用。
完全沒有理會田啟文的訴求,搞得田啟文哭笑不得。
最后,這句話被王晶剪進了電影正片里,給《九品芝麻官》貢獻了一個經典的包袱。
正如前文所說,田啟文對周星馳的維護是下意識的。
在與周星馳共事的這麼多年以來,田啟文經常在眾人對周星馳產生誤解的時候,出來幫他解釋、維護他。
例如,關于「周星馳沒有朋友」這一話題開始在網上發酵時。
田啟文說:
「其實他不是個難相處的人,是大家不太了解他。
他對于一些頭腦轉得慢的人沒有耐心。
他沒有興趣跟他們說話。
我自認為是個腦子快的人,所以大家都有能聊得來的話題。」
而另一個體現他維護周星馳的例子,是在吳孟達去世之后。
眾所周知,吳孟達的一個圈中好友就是周星馳。
而他去世時,卻是田啟文一直忙前忙后,并不見周星馳的身影。
因為此事,周星馳又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。
這種時候,還是田啟文站出來說:
「我已經第一時間通知他(周星馳)了,他已經知道了。
他覺得,如果有什麼需要他幫助的地方,他會全力配合。」
面對那些擅自散布謠言、討人厭的媒體和網友。
他更是狠狠回擊: 「你們好想達叔死!請不要誤會周星馳!」
除此之外,面對網絡上對于周星馳愛罵人,耍大牌,冷臉等指控。
他在二人結束合作關系后依然為他解釋。
他表示,在這件事情上,周星馳是無辜的那一個人。
他說:
他感覺大眾似乎對周星馳有不一樣的要求標準。
因為有許多別的導演片場罵人就安然無恙,而周星馳片場罵人就被黑了很多年。
因為周星馳的性格不喜解釋,很多關于星爺不好的傳言都是他幫忙辟謠的。
他為周星馳解釋道:
「周星馳只是對影片的質量要求很高。
而且在拍的時候還會手把手教演員怎麼演戲。」
無論是合作期間還是解除合作后,他們對對方仍然與多年前仍然是同一個模樣。
對于田啟文數次站出來維護周星馳的行為,網友笑談:
「田雞不只當周星馳的助理,他要當周星馳一生的代言人了。」
如今的周星馳依然像以往一樣,一直在閉門造車,韜光養晦,持續創作出更多更好的喜劇電影。
周星馳剛過了他的59歲生日,田啟文一如既往在私下送上了生日祝福。
還充當了星爺的「傳話筒」,和媒體報告了星爺的最新動向。
稱他正在忙著處理《美人魚2》的后期制作,可見二人還一直保持著友好的聯系。
相信在香港電影行業,這對「伯牙子期」「伯樂與千里馬」會一直留下姓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