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歡跟風一直是香港電影的大問題,這種跟風山寨必然帶來質量不佳的爛片
1985年林正英帶火僵尸片,一時間香港影壇幾乎人人都在拍僵尸片,短短幾年近百部僵尸片上映,絕大部分都是照抄《僵尸先生》的設定
再好吃的東西,短時間讓你大量吃也受不了。
觀眾對僵尸片隱隱有審美疲勞的趨勢,這個題材急需創新才能再次獲得觀眾的芳心
這個時候英叔站了出來,首次自導自演拍攝了《一眉道人》,試圖挽回僵尸片的頹勢
洪家班林正英的第一次創業
英叔是洪金寶的洪家班成員,英叔能夠出演《僵尸先生》也是洪金寶功勞。
嘉禾當年能夠崛起就是靠的這一招,讓旗下巨星成立子公司。他們負責拍,嘉禾負責賣。
洪金寶的寶禾,成龍的威禾,元彪和元奎的泰禾等等都是這種模式
英叔決定和兩位好友藍乃才蔡瀾一起創立了大路影業,在嘉禾資金的支持下,英叔創業作同時也是導演處女作《一眉道人》就誕生了
隨著《一眉道人》票房不佳,英叔創業失敗,很快就黯然辭職離開公司
1989年《一眉道人》上映,香港票房1119萬港幣,相比于《僵尸先生》破2000萬票房,幾乎下滑了一半,而且《一眉道人》制作精良,成本是高于《僵尸先生》的
多年以后蔡瀾回憶起好友林正英說,《一眉道人》確實沒有掙到錢,但也沒有虧損。
按照這種說法《一眉道人》應該是勉強保本
但好強的英叔把責任攬在身上,一句話不說,辭職離開了大陸影業
沒了英叔這個主心骨,藍乃才蔡瀾轉變了思路,制作了不少B級cult片,其中最著名作品絕對是內地觀眾的童年陰影《力王》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