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《黑帶》雜誌曾經評選出,電影中的「十大教科書式打鬥」場面,其中李小龍與羅禮士在羅馬鬥獸場中的決戰排名第一,這場打鬥在拍攝過程沒有採用任何鏡頭剪輯,兩人所展現的都是徒手相搏的真功夫,場面華麗無不令人歎為觀止。
但其實最開始的時候,李小龍選定的對手並不是羅禮士,而是自己精心栽培的空手道高手 喬·路易斯,作為李小龍自導自演的第一部電影,《猛龍過江》背後還有著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,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。
1971年李小龍第一次作為主角參演了《唐山大兄》,當時由于原定的導演吳家驤並不擅長拍功夫片,所以嘉禾臨時找了羅維來救場,電影上映後獲得了300多萬的票房成績,捧紅了李小龍不說,也讓身為導演的羅維開始出名,之後嘉禾趁熱打鐵讓兩人繼續合作了《精武門》,這部電影打破了之前《唐山大兄》的票房記錄,李小龍的名氣也是隨之擴大。
《唐山大兄》和《精武門》的巨大成功,讓身為導演的羅維有點飄飄然,于是在外 他便以「李小龍的恩師」自居,揚言是自己把李小龍一手帶起來的,但李小龍本人對此卻並不承認,于是兩人的矛盾越來越多,最終走到了分道揚鑣的地步。
後來李小龍自編自導自演了電影《猛龍過江》,相較于前兩部片子,李小龍這時已經有了對影片的完全掌控權,所以他捨棄了香港導演傳統的拍攝和表現手法,選擇用一種更加創新的方式來展現自己的功夫,這部片子上映後再次打破了香港的票房記錄,反觀羅維導演的《新精武門》《冷面虎》等作品,卻是反響平平,事實證明羅維對李小龍來說頂多算個輔助,真正讓影片大賣的還是李小龍本人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