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3年,是香港影壇的「黃飛鴻年」。
這一年的港臺銀幕上,各路正牌山寨的黃師傅滿天飛。
光是徐克本人就參與了3部黃飛鴻正牌電影,其中包括李連杰版《黃飛鴻3獅王爭霸》,以及趙文卓版《黃飛鴻4王者之風》,其中以《獅王爭霸》最為成功,賣了2700萬票房。
李連杰與嘉禾分道揚鑣後,與王晶合作了一部《黃飛鴻之鐵雞鬥蜈蚣》。雖然影片被拍成了一部王晶式無厘頭鬧劇,但因李連杰主演,最終還是收穫了1800萬的票房。
而徐克也與袁和平在同年合作前傳性質的電影《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》。
以上四部電影,都有徐克和李連杰參與,算是當時銀幕上的正牌黃師傅。
除此之外,同年還有很多跟風趕工的山寨黃飛鴻電影。
比如:《黃飛鴻》首部中的梁寬扮演者元彪,和午馬合作了電影《黃飛鴻之鬼腳七》;
袁和平同年指導的電影《英雄豪傑蘇乞兒》中,找來李連杰師兄王玨飾演黃飛鴻;
還有李力持與譚詠麟再度合作的惡搞版黃飛鴻電影《黃飛鴻對黃飛鴻》。
以上七部電影,票房最差的《鐵馬騮》也收穫了680萬的票房,而且該片後來被美國大導演昆汀引進到了北美院線重映,最終大獲成功,可以說是徹底扭轉了影片上映時的慘澹票房。
但是相比以上七部電影,93年黃飛鴻電影大戰中,輸得最慘的要數張鑫炎導演的《黃飛鴻之男兒當報國》。
影片請來了李連杰在北京武術隊的大師兄王群擔當主演,劇情人設高度雷同李連杰版,但可惜畫虎不成反類犬,香港僅上映7天就下架,最終只收穫了48萬港幣的票房。
然而此片雖然上映時票房口碑雙撲街,卻在內地經常被電視訊道重播,成為很多人童年記憶裡的經典武俠片。
本期被遺忘的港片,就來回顧一下這部電影——
《黃飛鴻之男兒當報國》
Fist from Shaolin
影片由福建電影廠與香港銀都影業合拍,因而也曾在內地上映過。
香港片名是為了蹭黃飛鴻的熱度,所以取名《黃飛鴻之男兒當報國》,而在內地,該片的主要宣傳點來自于拍過經典功夫片《少林寺》的導演張鑫炎,因而被改名叫做《少林豪俠傳》。
電影中將黃飛鴻設定為南派少林傳人,但片方又非常投機地在片頭[插·入]了一段李連杰版《少林寺》的畫面,所以可以看到在《將軍令》的旋律中,李連杰飾演的少林弟子練武的場面。
點擊下一頁看完整視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