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華語電影的發展歷程之中,吳宇森和他的「暴力美學片」,在許多影迷心中留下了深刻烙印。
早年的《英雄本色》、《喋血雙雄》、《辣手神探》等作品,讓吳宇森導演拿下了不少獎杯與榮譽。而隨后的《斷箭》、《變臉》、《碟中諜2》,更是讓他揚名國際影壇,成為了首位在好萊塢獲得「電影最終剪輯權」的華人導演。
吳宇森、阿湯哥
然而,沒有人能一直生活在順境之中,高峰過后必有低谷。在《碟中諜2》之后,吳宇森陷入了「暴力美學片」的創作瓶頸。為了實現自我突破,吳導決定向「戰爭電影」轉型,并推出了《風語者》。
而此時的「米高梅影業」,也向吳宇森拋出了橄欖枝,并提供了1.
《風語者》失利之后,吳宇森導演又開始對「科幻」題材進行嘗試,并拍攝了電影《記憶裂痕》。憑借《變臉》、《碟中諜2》賺得盆滿缽滿的老東家「派拉蒙影業」,也為他提供了6000萬美金的制作成本。
這部《記憶裂痕》質量過硬,但卻沒能讓吳宇森逆風翻盤,反倒是成為了他好萊塢電影時代的落幕之作。今天,我們就來聊聊這部上映于2003年的《記憶裂痕》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